第53章(1 / 2)
但这当着全天下的面这般夸赞她的容貌,李云乐只觉得尴尬。
而与此同时,现场大部分目光都朝着她的脸投射过来,似乎在观察她是不是真的天幕女声所言的那般貌美。
李云乐此刻只觉得早知道这样,她就应该戴个幂篱再出来!
好在顾忌着武皇在现场,所以众人的打量并不敢太明显。
就在李云乐庆幸之时,武皇却是开了口,“安乐的确貌美,倒是没有辱没朕的美貌。朕之前的一大遗憾便是朕的几个儿女都没能传到朕的美貌,不过幸好你们这些孙辈还不错。”
“既然这些个后世人不信史官对于安乐容貌的记载,那哪天朕专门赋诗一首吧,这后世人总不敢再说朕也是碍于安乐的权威说假话了。”
李云乐:……
她只觉得眼前一黑,随着天幕播报,两人间的关系拉近,武皇真的是越来越爱拿她开玩笑了!
呜呜呜,原来你是这样的武皇!说好的严肃、强大、冷酷呢!
怎么世界上有这么爱逗孙女的祖母啊?!
好在天幕女声抱怨归抱怨,放图片的动作却是没停,天幕上很快出现了一副副画面。
画面没有颜色,仿佛是由墨画成的一般,但相较于如今的工笔画却是写实太多。
那是一座繁华的临河城市,而且应当是在城中某处高山上拍摄的,所以几乎拍下了整座城市。
城市很大,一座座比如今宫殿还要大的建筑伫立在其中,上面还带着好几根直插天际的烟囱。
很快画面变化,画面变成了城市中的近景。
虽然城市近景不如俯瞰那般让人震撼,但是能看到的是百姓比之如今百姓的脊背要挺直很多,虽然远不到胖,但却不再瘦骨嶙峋,精神气也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身上的衣服也甚少有补丁。
而后画面再次变化到工厂内部,一个个巨大的机器犹如钢铁怪兽般将人类衬托得极其渺小。
机器正“吞吐”着一个个物品,而站在一旁的工人却只是将其组装起来,机器竟然承担了大半的生产过程。
众人愣在原地,哪怕天幕已经预告了许多次,他们心中也有了预期,但此时依旧很是震惊于画面中那未来的场景。
而且算下来那时至今应当不会超过百年,整个社会竟然便已经发生了。
那些钢铁真的不是什么妖精变出来的吗?太可怕了!不过百年他们竟然能造出这样的东西来。
这一刻众人无比清晰地意识到那时的世界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皇自然更加能感受到这图片中代表的沧桑巨变,她的眼神发光,心中对“蒸汽机”、“机器”越发的渴望。
这些工厂、机器其实不如她曾经修建的万象神宫那般宏伟,但她知道它们绝不只有象征意义,而是能真的能为天下带来改变,能为百姓带来实际利益。
虽然听天幕讲述了许多,也知道李云乐有一个叫“研究所”的东西,武皇对李云乐能做到眼前这般壮举却还是有着很多疑惑。
这绝不是一人之功,甚至不是李云乐带着几百个、千个工匠就能做到的,他们最多能充当成一个引子,想要让全天下发生这样的改变必然还做了其他。
武皇觉得自己一直忽略掉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而那才是发生眼前改变的关键。
对了,天幕一直提那什么自然科学,难不成……
而这时天幕也继续讲述着。
【当然之前那些改革本质是针对于教育公平的改革,不管是义务教育、糊名考试都是为天下百姓提供一个公平的选拔环境。】
【而对于那时的科考内容,安乐大帝也做出了许多改革,因为她发现当时科考的内容并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学子为官的本事。】
【举个例子一个人文章诗词写的好那可跟他的理政水平没有关系,虽然进士科和秀才科也会让士子论政,但是那终究只是纸上谈兵。】
【除此之外许多技术官员所需要的技术更是跟考试内容也相差甚大,比如农业相关的官员需要对农事熟悉,工部官员则需要对工程类比较熟悉,但那时的科举却是根本不考的。好在那时还考算学、法学,不然那可是一毛钱关系。】
这话一出,不少读书人便下意识地想要反驳。
长期以来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才华不就是看他文章写得好不好吗?还能考什么?
他们张口想要反驳,但是仔细思索一番后却发现天幕所说的又似乎真有些道理。
即将要科考的士子们更是心头一紧,该不会要改考试内容吧?那他们这一代岂不是以前都白学了?
【当然安乐大帝自然不会直接大改科举考试内容,毕竟考生们都学了几十年了,临考时发现自己以前学的全都白学了定然要崩溃。】
士子们:幸好,幸好,安乐大帝果然还体谅他们的。
【安乐大帝没有去动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而是在原本不受重视的技术类科目上增加了科目,多了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