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昨天做饭的那位——”莫sir回忆,“是叫萍姨吧?她不和你们一起住吗?”

“今天我休息,就没让她过来,没想到突然有案子。”

莫振邦打趣道:“要怪就怪你这bb机,我走到哪跟到哪。”

其实一开始就说好了,萍姨是不住家的保姆。

最初在警校宿舍,空间太狭小了,舅舅和外甥女并排站着都转不过身,因此每天在祝晴上班前,萍姨赶到,照顾孩子一整天,等到祝晴下班,她也就下班了,一直这么来回跑。

但实际上,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即便在福利院,祝晴也不曾融入集体,始终独来独往,后来更是习惯了独居生活。直到,生活中突然闯进来一个小舅舅,她适应了很久,不愿意再多一个陌生人。

祝晴不想一再迁就退让。

况且,她始终觉得原剧情中的小反派,不该再像以前那样娇生惯养。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应该学着自己做。

不过现在情况不同了。

新家足够宽敞,她和萍姨也逐渐熟悉。也许随着工作推进,像今天这样的突发情况会越来越多,也是时候和萍姨商量,让她偶尔留宿,以备不时之需。

中午厨房里,舅甥俩手忙脚乱,温馨的独处时光却非常珍贵。

只是工作同样不能耽误,祝晴打定主意,等考虑好住宿安排后,得和萍姨重新商量她的工作范围了。

“中午和盛放研究煎牛排。”祝晴说,“就像过家家。”

莫sir失笑。

是小孩煎,还是她来煎?

看样子,他们都搞不定。

“就在前面。”莫振邦指了指一栋公寓,“你在楼下等我,还是上来接?”

“我上去吧。”

莫sir家也在油麻地,绕过后巷上楼,囡囡像是算准爸爸这会儿会回来,欢天喜地地开门迎接。在自己家,囡囡没这么拘谨,看看祝晴,回头喊“妈咪”。

盛放小朋友躺在囡囡家地板上,搭她的拼图,盒子上写着适龄八岁以上的拼图,少爷仔搭得飞快,百无聊赖。听见外甥女来接自己,他撑起小脑袋,剩下的拼图也不拼完,“咻”一下朝晴仔飞奔。

舅甥俩走时,莫振邦的太太还不忘给祝晴塞一份资料。那是她一早拜托同事打印的幼稚园家长面试题,祝晴双手接过道了谢,带着小不点离开。

望着他们转身的背影,吕绮云不由感慨:“还这么年轻,就要养小孩,很不容易。”

莫振邦搭着太太的肩膀,掌心收紧了些。

他想说,她也一样,没有做好照顾小朋友的准备,就和他一起把囡囡接回了家。

吕绮云摇头制止他,笑着说:“孩子都听着呢,囡囡等我给她批改作业。”

身后的声音,逐渐远去。

祝晴和小舅舅下楼,如今房子买到好地段,他俩不用再搭小巴,散着步就能到家。

只是散步的时候,盛放又提起中午茶x餐厅里自己亲手抓包的脏话时刻。

“检讨一下。”

祝晴:……

小时候从没被管过,现在长大,居然多出一个小舅舅,对着她指指点点。

先不说那只是她复述死者女儿的话了,就算真的讲粗口,那又怎么了?

心里想的是,她是大人。

但开口时,晴仔老老实实在小舅舅面前认怂。

这回他当然没错。

当晚辈的,得乖乖挨训,不能狡辩。

小朋友在莫sir家吃过晚饭,舔了舔嘴角,回味着阿嫂做的肉片汤。

“盛放,你应该叫姨姨。”

“祝晴,你应该叫舅舅。”

ada祝差点被气笑,又是无法反驳。

这小孩上幼稚园之后,一定能进他们学校的辩论队。

如今,祝晴和小朋友有了新的家。

他们打开门进房,开了灯,整间屋亮堂堂的,那袋薯片打开吃了一半,忘记用密封夹封上,小碎末掉在茶几上,那是生活温馨的雏形。

盛放小朋友第一时间打开电视。

祝晴拿着面试题,在他身边坐下,翻开看了看。

说好的要温书,资料却出了错。

她念着题目:“接过东西,双手说谢谢。”

“看懂颜色,和对应的形状。”

“听到‘小嘴巴不讲话’的指令,要立刻保持安静。”

祝晴将面试题放到茶几上。

吕绮云的同事打印错了文档,这不是家长面试题。

祝晴重新站起来,回卧室拿了笔记簿,又绕到厨房,拿一袋吐司。

她盘腿坐在抱枕上,打开笔记簿,记下已知的案件线索,顺便啃一片吐司。

盛放的注意力从电视回到外甥女这儿。

“晴仔!又吃面包当一餐,这样怎么行!”

祝晴的余光瞄过幼稚园儿童面试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