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2)
“嗯,”沈绫点头,给了他十两银子。”顺便找木匠定制一块新招牌,店名么……就叫九张机,木料选好的用。”
阿竹摸摸头“少爷,九张机是什么意思?”
沈绫笑他:“要你平时多读点书,你不肯。是个词牌名,跟织造有关。”
他本想再定制一块沈记成衣的牌子。
后来一想,他想给这家铺子新的生命。不同于沈记,他希望是跟自己有关的,索性就改个名字。
《九张机》是宋代无名氏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写的是普通织女的故事,与成衣铺的业务十分相合。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暗喻时间序列与生命肌理,就像他的穿越一样。天地为杼、命运为纬,九重机杼构成轮回。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名字,沈绫想这可以算作他与这场穿越的和解,旁人不明,只有他自己知晓。
阿竹走后,沈绫取出星河绣月,针尾的星芒好像比最初明亮了一点。
自从上次滴血之后,他似乎与这个灵器建立了某种联系,大概就是所谓的滴血认主吧,总之他可以清楚地感知到它的存在。
沈绫在榻上盘膝坐下,闭目凝神,将灵力灌入针中。
果然九枚绣针再次悬空浮起,他又置身于漫天星河之中,庞大的铜制织机出现,正是那日见过的九曜经纬。
每条织线都泛着江水般的粼光,再次见到,心中震撼不减分毫。
他已经知道修炼的方法,就是引导灵力在织线中穿行。这事说来简单,却极为耗神,且要全神贯注,容不得一丝松懈。
这次他学乖了,像绣娘引线般引着灵力穿行,比起上次的横冲直撞,立马稍觉轻巧。
他慢慢引导灵力沿着一根纬线穿行,“太阴之气”皎若月华,灵力甫一沾上便凝成霜花。
沈绫屏住呼吸,仿佛在冰面上走针,稍有不慎就会跌进刺骨寒流。
两个时辰过去,当日光透过窗纸将地板烙出菱形光斑时,他终于走完了这条纬线。
睁眼剎那,九枚绣针“叮铃”落回匣中。
沈绫撑着案几起身,才发觉中衣早已被冷汗浸透,袖口竟结着细碎冰晶。
案头茶盏映出他苍白的脸,眼底却跳动着星河余烬似的微光。
等他简单洗漱完,换了干爽的衣物,院门吱呀作响。
阿竹领着几人回来,对着房门喊道,“少爷,我把人都叫回来了!”
宗服
阿竹带回来五个人。
一个是沈记成衣多年的老管事,姓陈,大约四十多岁。
之前有他在,沈平作为铺子的掌柜,多半不用插手铺子的日常琐事,都是陈管事一概负责,沈绫还称呼他一声“陈叔。”
他抱着账本,低垂着头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一个老妇人,而后还有三个年轻绣娘。
老妇人是钱娘子,她绣技不俗,在青芜城也有些名声,之前都是由她领管一众绣娘。
沈绫点头致意,让阿竹看茶。
陈管事和钱娘子都面有愧色,尤其陈管事,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他开口道:“少东家,之前店里遭难,我没有留下,每每想起,心里很是不安。但真的是没办法,还有一大家子等着吃饭…”
沈绫摆摆手:“陈叔不必多言,我自然理解。各位都上有老下有小,如何选择不用多说,如今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铺子当真有了转机,我也不会贸然叫各位回来。”
几人都讷讷称是。
想来阿竹已经跟他们说了个大概,说辞也与之前对玉瑶所言一致,至于他们心内会不会有所疑问,沈绫也不在意。
此时只简短道:“我想借着这次百花阁的花魁大比,把店铺的名声打出去。除了玉瑶姑娘定制的两件衣服,我这还有一些图纸,可以用库存的料子来做。”
“如果顺利卖出的话,偿还黄老爷的债应该不成问题,之后的事,我们再从长计议。”
钱娘子道:“少东家,多的话我也不说了,之前沈老爷待我们不薄,如果可以,我们自是愿意继续留在沈家铺子里。”